人脸识别的利弊(人脸识别可以盗取银行卡吗)
去年六月中旬,在一个化名李红的女士身上发生了一件“怪事”——她的交通银行卡里的43万元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了。
用过手机银行APP的人都知道,就算是本人要从一张银行卡里进行转账交易,都需要手机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等确保财产安全的验证步骤,而让李红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从未进行过这笔转账,也没有收到转账记录的短信通知,钱怎么就平白无故地不见了呢?
发现钱不见了后,李红迅速向警方报了案,在民警的帮助下,李红这才意识到自己不小心陷进了电信诈骗、成为诈骗分子的掌中之物。
说来这事也蹊跷,经过民警和银行的调查,原来犯罪分子是利用某种手段盗窃了李红的人脸信息,并且在银行通过了6次的人脸识别对比,均显示“活检成功”,因此才堂而皇之“无痕”转走了本应属于李红女士的43万余额。
按我们的常识来说,这起事件的发生,是因为银行的人脸识别存在“漏洞”,直接导致了储户的经济损失,银行应当对此担负责任。李红也是这样想的,然而,她将交通银行告上法庭后,却在今年6月30日,也就是上个月的时候,得到了宣判银行无罪的一审结果。
谁该承担责任?银行,还是技术?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起案件中的责任争议点:人脸识别系统。
它只是个按照指令完成操作的无意识系统,而且在多次身份验证都通过,且已经按照流程进行了短信风险提示,都没有接收到任何异样的情况下,银行也只能按照客户的需求来进行操作。所以李红状告交通银行的行为,被法院驳回也不足为奇。
所以,李红这一案件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明确的担责对象。当然,像李红的做法一样,我们肯定觉得银行有失察之嫌疑,但是就像上面说到的,银行只是在执行我们的指令,既没有拒绝提供服务,也没有少了哪一步身份验证和风险提示,实在是扣不上什么帽子。
而且我们要知道的是,没有任何一项技术都是十全十美的,并且购进人脸识别系统的一方是银行,我们总不能因为这种卫生纸不好用,就去怪造纸原材料的这棵树的土壤不好。
并且从国家层面来看,当前的法律都没有明确的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明确的需要承担责任的义务。
所以,问题又重新聚焦到人脸识别上了。它究竟是借助何种原理来运作,又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被破解”的风险,却一直被各方继续沿用呢?
人脸识别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破解?
智能时代AI当道,大多数人可能以为人脸识别也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但其实人脸识别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了——以前的公司打卡考勤时候就是采用人脸识别,但由于故障频出,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流行各种软件依靠定位和WiFi打卡。
无论是以前的考勤打卡,还是现在各个软件的身份验证识别,其内在原理是一样的。
人脸识别的技术是一种根据我们脸的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技术,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图像。
学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要通过电脑输出的话得靠对应的程序先进行解码,比如当我们向电脑输入一张图片后,计算机的程序会按照图像里的像素与写好的代码对应,从而找到匹配的数字来将这张图像进行输出呈现。
换句话说,一张图片由多个不同的数字合成,那每一张图片中的某一部分肯定会有数字相同的情况,更何况我们的脸本就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相同数字的情况只会多而不会少。
人脸识别系统首先需要对人脸进行监测,在排除环境的杂质、校准了人脸后,就会将当前监测到的人脸与早就采集好了的人脸数据库进行搜索和比对,在得到精准的相似度后确定人脸的身份。
而无论是前期人脸的采集与计算机的解码,还是运用时人脸比对的过程,这些步骤都极其容易被破解和复刻,所以人脸识别系统虽然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其实风险也很大。
人脸识别系统存在的风险
没有任何技术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人脸识别系统也是如此。虽然人脸识别为我们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加了一道防护甲,但是这道防护甲有时候也会反向攻击我们。
之前有一则新闻报道到一名女子的手机半夜自动下单了淘宝购物车里的全部东西,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既没有用到支付密码也没有人脸识别这一项。第二天醒来这名女子大惊失色,以为发生什么灵异事件,后来细查后才发现原来是人脸识别出了差错。
从网上购物方面来讲,人脸识别免密支付确实省了很多步骤、方便不少,但是有时候咱们只是看看,不小心点到了下单,要是输入密码倒还能迅速挽回,而人脸免密支付可谓是一秒下单。
尤其是像拼多多这种拼单式的下单,得到拼不到单才能取消订单,联系商家又还麻烦。而且像上面的那则新闻一样,指不定哪天系统又崩溃了,让我们本就不富裕的钱包雪上加霜。
从各类身份验证信息方面来讲的话,人脸识别简直不要太容易。只要掌握了面部的特点,基本上就能够识别“畅通无阻”。
2019年的时候,浙江的几名小学生就用照片应付快递柜的人脸识别系统,轻松地破解了小区的快递存放柜;2021年,清华大学的学生也仅仅凭借人脸照片就轻松解锁了20款手机的锁屏。
总的来说,从李红这一案件可以看到电信诈骗防不胜防,再加上警方追踪逮捕困难,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是从自己做起,日常提高警惕,遇到像李红这样的情况时,多方求证后再做决定。
既不轻信陌生电话,也不要完全信任技术,更不要轻易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或照片。要不然事发后,仅仅依靠诈骗分子的电话IP地址捉到犯罪嫌疑人找回钱财,只能说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