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负片冲洗 Kodak C-41工艺
编号C-41冲洗工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的柯达彩色Ⅱ型负片的指定加工工艺,全称Kodak Flexicolor C-41,这是当时专为全自动冲洗机器而设计的工艺方法,该设计属于高温快速加工工艺,取代了X型负片和C-22工艺。今天市场上销售的KodakC-41B,也是几经改良成熟稳定的冲洗配方。也正为此配方是针对全自动冲洗机而设计的,我们在自己制作加工的过程当中增加了一点冲洗难度,这里面主要是在对温度要求的苛刻。
为了保证最佳品质,我们推荐更高档次的滚筒冲洗机。
操作方法
- 01
第一步:彩色显影(温度:37.8°+/-0.2°时间:3′15″)在彩色显影过程中,拍摄时已感光的卤化银在彩色显影液的作用下被还原成金属银,形成黑白的银影;与此同时,彩色显影剂也被氧化,显影剂的氧化物与胶片乳剂内所含有的彩色成色剂反应而生成染料,从而获得了由染料所构成的彩色影像。成色剂在乳剂层中是均匀地分散在卤化银颗粒的周围,只有在形成金属银的地方才能形成染料,而且所形成的染料与所还原的金属银成正比。在彩色负片中由染料所组成的彩色影像,其颜色则为被摄物颜色的补色。彩色负片经过彩色显影后,在每一张彩色底片上同时出现六个影像,即每一层乳剂都出现一个由银盐组成的黑贝影像和一个由染料组成的彩色影像。彩色显影之后,由于有黑白影像和未曝光的卤化银,所以底片上看不出彩色影像,只能呈现出不透明的暗淡负像。彩色显影是决定彩色负片冲洗质量的最关键的加工过程。彩色显影液的性质,显影时的温度、时间和搅动方式等加工条件,均要影响到最终底片的感光度、反差和色彩平衡,因此对彩色显影要特别注意。彩色显影加工须在全黑的条件下进行。
- 02
第二步:漂白(温度:38°+/-3°时间:6′30″)彩色胶片经彩色显影液加工后,在乳剂层内所形成的金属银影像是不需要的,应经过漂白加工将其去除。C-41漂白加工的作用有两个,首先是停止彩色显影,然后是作为氧化剂的漂白剂将金属银转化为卤化银,以便在定影加工中使其溶解于定影液的水相中。在漂白液加工的过程中,黄色过滤层的防光晕层也变为可溶性的银盐。漂白加工后,即可开启白灯进行以后的各步加工,这时彩色负像上呈现出两种颜色,药膜面显示出上层所产生的黄色影像,背面则显示出底层所产生的青色影像,中间层的品红色影像还看不出来。漂白的能力,也即是将金属银转化成为卤化银,它的量取决于漂白液的浓度和它扩散进入乳剂的速率。漂白液的浓度由补充、配药、再生和通气等条件而定,而扩撒速率取决于漂白温度、漂白时间和搅动方式。漂白加工时一定要进行得彻底,漂白如果不充足,彩色底片的反差过大,其中以红、绿的反差最为明显。为使漂白彻底,可适当延长一些漂白时间,但也不能使漂白过度,因为漂白过度时会使反差降低。
- 03
第三步:药间水洗(温度:38°+/-3°时间:1′)此步骤要求采用纯净水。
- 04
第四步:定影(温度:35°左右时间6′30″)定影液加工是将胶片乳剂中所有的卤化银,其中包括未感光和漂白时所转化成的卤化银,完全变成可溶性的银络合物,这些银络合物均能溶解而进入定影液中。经过定影加工,卤化银被除去后,彩色负片的透明度就逐渐增加了,烘干后就完全变成透明的了。定影液将卤化银转化成为可溶性的银络合物的量决定定影液的活性。定影液的活性又由定影时间、搅动方式、温度、补充液浓度和补充率等因素而定。定影加工一定要充分,定影不足时,胶片的最小密度区混浊而不透亮,如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重新定影来补救。
- 05
第五步:最终水洗(温度:38°+/-3°时间:3′30″)这个过程要想保持恒温,肯定是从热水器里出水,这就可能带来热水器的杂质,需要在出水方向需要加装一组过滤水装置。
- 06
第六步:稳定(温度:38°+/-3°时间:1′)稳定液具有防止褪色,可使明胶硬化使保存性提高同时还具有润湿防止水渍产生作用。
- 07
第七步:烘干(温度:40°-50°时间:30′) 胶片烘干机开启到45°档。此过程最容易被忽略,烘干效果远非自然晾干可比,烘干后的底片无尘、光滑鲜亮更易于长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