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朋友圈是什么心态(朋友圈可以完全关闭吗)
“我一会儿就去把朋友圈给关了,这都是些什么呀!”
午餐时分,小G一边滑着屏幕,一边忿忿地扒拉了一口米饭。
“怎么了啊?你在朋友圈受什么刺激啦?”我打趣道。
“也没怎么,就是看着不爽。现在的朋友圈,1/3是微商,1/3是广告,还剩1/3......唉,我就更不想提了,发个自拍,要是不用美颜,天会塌下来吗?”
虽然我很想问小G:
难道你不知道微信好友可以设置为“仅聊天”或“不看TA”模式吗?
不想看朋友圈,不打开不就完了吗?怎么还觉着你看得有滋有味的呢?
你说圈内鱼龙混杂,那你平时都发些什么高大上的内容呢?
还有.......
难道你自拍不!用!美!颜啊???
当然,为了避免被人误会我“杠精上身”,以上疑问只是在我的脑海里轮番登场、打了个转而已。
看着一边抱怨一边不由自主滑动屏幕的小G,我忽然觉得,她好像有些焦虑啊——因为朋友圈?
我问她,如果真的关掉朋友圈,你有什么感觉?
她顿了顿,回道:“我应该就觉得自由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关掉朋友圈,会让我们感觉自由吗?
《2019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微信月活人数达11.5亿,用户群上至40后,下至05后(甚至10后),年龄层覆盖之广,或许市面上任何互联网产品都难与之比肩。
而朋友圈作为微信产品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国内用户基数最大的社交平台。有数据显示,每天约有7.5亿人进入朋友圈,平均每人每天查看10余次,每天的朋友圈浏览总和达100亿次,多么惊人的数字!
我们”发圈“进行自我表达,通过”刷圈“、”赞圈“和”评圈“进行交流互动。
清晨打开朋友圈,有朋友发早安贴:”阳光照进来,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下方收获数个爱心点赞;
中午打开朋友圈,有朋友发美食照:”宅家也不能辜负美食!“下方收获无数好评:“太能干了!”“膜拜,求菜谱~~”......
晚间临睡前打开朋友圈,更是精彩纷呈,生活中的趣事,工作中的烦恼,深夜的独白,心灵的鸡汤......
多么地岁月静好啊!
正如微信之父,产品经理界“神”一般的存在的张小龙所说:“ 朋友圈本质上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所...... 这是一个比单聊更丰富的社交体验,所以当你花了半个小时看完朋友圈之后,你就完成了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很高效。”
可是张小龙还说过: “如果能有重来的机会,我会重新设计朋友圈。”
我们的朋友圈,到底怎么了?
当我们的朋友圈变为“微商圈”、“广告圈”、“工作圈”、“滤镜圈”、“炫耀圈”、“负能量圈”......我们似乎有一万个抛弃它的理由,可是谁又不是在开开关关、取消重启的循环中挣扎呢?
有趣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圈,又为何产生关掉朋友圈的冲动,我们似乎能从一些心理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
Q1:我们为什么要发圈?
我们都知道,人是群居动物,天然带有社会属性,我们需要陪伴与认同。而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Erving Goffman)认为,人生如戏, 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而朋友圈就是这样一个舞台,我们把它打扮成我们想要被别人看到的样子。比如,一个篮球迷可能把头图设置成他喜欢的明星的头像,一个瑜伽教练每天都分享一些习练与冥想的心得;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的朋友圈到处可见浪漫的粉色,而一个“和平精英”玩家的朋友圈里则应该不难发现游戏中的战争场景、游戏技术贴、电竞直播等元素吧。
所以你们发现了吗?无论是“镜中的我”,还是“符号的我”,在朋友圈中,都是我们想被别人认知并接受的我。
与此同时,我们常会不自觉地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会觉得其他同学也在笑话我们;不小心在商场门口滑倒,会觉得附近的人都在看着我们;出门忘记擦口红,一整天都担心同事们觉得今天的颜值怎么下降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焦点效应”,即以自我为中心, 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的一种心理特征。“自拍”发圈,应该是最典型的例子了吧,自拍无数张,PO出精修过“九宫格”,只想展露最美好的自己。而事实是,大多数“圈友”仍旧迅速地滑动屏幕,并不会因之多停留几秒。
因为我们想社交,想被关注,有展示的欲望,所以我们会发朋友圈。
Q2:我们为什么想关掉圈?
如前所说,“拟剧理论”、“焦点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发圈”行为的心理动因,也正因为此,我们在朋友圈的世界中会出现一些负向的心理反应,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错失恐惧 (“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这一概念最早由作家安妮·斯塔梅尔提出,后被 美国《商业周刊》使用并广为传播。放至此处,意思是在极度卷入的虚拟社交空间中,我们总是担心错过什么,害怕错过圈中的任何更新,这一焦虑情绪在如今的网络原住民中早已不是个别的现象。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发出一条动态后每隔几分钟便刷新点赞与评论的数量,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起起落落,或欢欣鼓舞或惆怅失落,那句“发圈做自己,管你看不看”在此时显得多么地无力与苍白。
而与之同时我们也不断地刷新好友的动态,生怕与一些重要的时刻失之交臂。
我也有过类似经历:朋友A说:“你知道吗,小B在朋友圈里说......."当时秒变问号脸的我心中五味杂陈:我怎么不知道呀,难道我被屏蔽了???而真相只是小B改了昵称,因我之前忘记备注所以错过了信息而已。
当微信打开界面中的”小红点“们不断地督促我们清空未读信息时,错失恐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们是被它绑架了吗?
二是真相怀疑与迷失恐惧。
随着越来越多的理想化的甚至虚假的”表演“出现,我们的朋友圈似乎变成了一个秀场,有人假装精致,有人假装励志,有人假装悲惨,也有人假装快乐。
更有偏激一些的言论称:”朋友圈中没有人,只有人设。“
我们开始怀疑,开始不再相信,也开始恐惧我们曾经相信或祝福的其实是虚假和虚幻的,关闭朋友圈变成了最后的自我保护。
回到最初的问题,关闭朋友圈,你就自由了吗?
写了这么多好像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应该会让我们得以正视并试着理解我们与朋友圈产生链接可又心生抗拒的背后成因。
而在我看来,关闭一个社交通道并不会带来所谓的”自由“,没有朋友圈,在互联网社交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可能沉沦于某音、某宝、某站还有某书中......
真正的自由,在于清楚地认知并敢于直面我们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动因。
我仍旧愿意在朋友圈中晒娃,分享工作心得、旅行见闻、生活点滴,为公司的产品打call,也愿意相信每一个点赞与评论的朋友都是出于真诚与善意,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自由呢?
#生涯规划师上头条# #职业心理健康#
#关于我# 我是Clara,央企高级人力资源经理,职业生涯规划师,成长型思维的坚定拥护者。愿听你说职场感悟,伴你陪你职场路上打怪升级,穿越星辰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