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如何分类使用技巧(印象笔记如何分类整理)
玩个小游戏
我们不妨玩个小游戏,我们拥有以下图形,我们该如何分类?
相信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方案是建立分类原则,再去分类:
1.建立分类原则:按形状属性分类
2.执行分类动作:圆的一组,非圆的一组
那么相信大多个的结果会如下:
那再增加一些难度呢?再来看一下,把下面图形分类。
OK,我们有了上面的认识积累,根据原则有以下步骤:
1.建立分类原则
2.执行分类动作
但这时候我们发现,分类方法多了,这个世界不再是非圆即方了,还有大小、颜色不一样,方圆之间还有心形这类有多角度的图形。
如果我们还按照第一种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
可能还有按有无弧线、直线,有无等边、是不是圆形等等多种分类方法。就像复杂的系统一样,要素一旦多起来,各种分类方法涌现出来。
我们要怎么去解决这种多属性分类问题呢?
传统的分类方法是建立多级分类,如金字塔结构、决策树等等。
如果我们要用这种图形的属性分类方法,一个图形的属性越多,分级就越多,深度就越深,传统思维会让我们不断的建立多级分类。
为什么要做分类?
但回过头来,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做分类?
延伸阅读可以了解一下知识图谱
目前我的主要应该是两个原因:
1.为了整理同类知识,通过取最大共约数、合并同类项整理同类知识。
2.为了快速找到知识,根据多级分类找相似同类的内容找到相对的知识。
如果用树状结构去组织去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会出现两个问题:
分类上,一个知识分了A类,就不能分B类
找知识,只能逐级去找,一旦走错分支,就又得从头开始找
印象笔记做为目前最流程的笔记应用,到底有没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网状结构以及对象和属性两个概念。
树状结构与网状结构
树状结构属性是一级一级的包含关系建立上下依赖关系连接。
网状结构是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中心化,大家是平行关系,通过共同的属性关系关联。如下图,选择大就会找到大图形的一组,他们的因为有共同的属性而被联想到一组。
印象笔记的解决方案
印象笔记做为目前最流程的笔记应用,到底有没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呢?
我在用了几年后,随时知识的不断增加,我发现,这个问题印象笔记早已经解决了。印象笔记对于知识的整理主要有种工具:目录和标签,可以搭配使用:
1.知识量少,结构简单,使用笔记本和笔记本组建立两层目录,就可以分类处理。
2.知识量多,结构复杂,使用标签,建立多层目标标签方便整理知识,多标签、主题标签方便查找知识。
方法一 目录法构建分类
通过笔记本和笔记组建立两级目录
这种适合比较知识结构相对简单的知识整体。那万一我们还想做三级目录怎么办呢?
利用标签再对笔记本的知识再细分一层。
通过给知识打上标签后,在菜单标签上输入标签,就可以找到这个目录里的这一类知识。 查找本质上是过滤筛选的问题,这里我们通过目录和标签进行过滤筛选。
方法二 通过标签建立多级目录
同样取上面的图形例子,一个图形我们可以称为对象,它有多个属性,把属性关键词记做标签,通过多标签匹配来描述一个对象找可以快速锁定这个图形,同时标签也可以按目录分级去合并同类项。
通过标签法去组织知识,刚开始会很顺畅,找知识非常快。但用久了会有一个问题,知识点越多,标签越多,比如像我有上万条笔记,有数千个标签。
这时候我想到标签也是需要整理的,这时候我引入标签目录,全新整理过我的笔记标签。按这种方法整理后,我上万条笔记终于清晰了,整个世界豁然开朗。具体说来,这个方法有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标签目录V1.0
通过自己的知识分类去建立标签目录。
通常我们建立标签组有两种方法
一是按类型属性分组,如我写的1信息类型一组,2行动阶段一组 3知识领域一组 4主题场景一组...
二是按专题分组,如我给数据产品做了一个专题。
同时标签分组是可以建立多级目录的,方法就是把标签拖拽到别一个标签下面。
以下是我做的标签,可以看效果。
标签分组方法一,按类型属性
建立多级标签目录的方法
为什么要写标签前面要写12345这些序号呢?1是为了排序方便,2是为了后面用的时候方面,一会就讲到怎么用。
标签分组方法二,按专题分组
步骤2 给笔记文章打标签做分类
在我们建立好标签的时候,在收集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非常快的使用已有的标签了,直接套用就行,要是没有这个标签,就新创建一个就好。同时因为我们给标签打了序号,就可以直接按12345就会出现对应的关键词了,非常快的打标签和使用标签。
如在下面,我们在标签栏输入4就会出现一系列4开头的分类标签,一个笔记可以打多个标签,也不一定非要按12345的顺序。一旦我们用习惯了标签,就可以基本不用笔记本和笔记组的分类方法了,用标签就可以。
步骤3 用标签查找文章
我们在全部笔记里点击标签,再输出标签,可以输入多个标签就可以快速锁定我们要的体系化笔记了。
最后步骤4 优化标签1.0 定期重新升级标签。
总结
1.传统的树状结构思考只适用于简单的关系,复杂的知识关系需要用网状思维去组织,我们的大脑也要同时具备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思维。
2.知识点或者物品都可以描述为对象和属性,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共有属性去链接,这种共有属性我们可以整理成为标签。
3.按2的推理想象,以前我和马爸爸不在一个单位,按树状思维我们是不可能产生关系的,但是现在我们都有微信和支付宝,有了这层关系,说不定我们可以产生关系。
4.我的顿悟,说不定只是别人的基本功。欢迎加我微信: insightwhy (停云记-贝叶斯),让我找到你,和我一起分享基本功。
本文由作者@停云 在PMCAFF社区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