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那些器材减肥最实用(去健身房不知道器械怎么用怎么办)
在比较正式开始健身之前,笔者自己悟了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信服的一句减肥公式是“减肥=消耗量-摄入量”。
不过,在进入健身房开始比较常规的开始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公式有些偏颇,并且哪怕是之前对于“管住嘴,迈开腿”这句口号也感觉不怎么完整。
下面我努力将我最近几个月下来,对于这件事情的一些新的认知尽量比较完整的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第一个认知:想要减肥,你至少要尝试一下报个健身房这种方式。
9月份笔者瘦了大概8斤左右,感知最明显的是肚子瘪了很多。所以十一回老家后,一说到瘦了这件事情,好几个亲戚朋友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啥?每次都问得我三脸懵逼。
实际相比之前零零散散的一些减肥措施,这次我只做多了一件事情——开了个健身房的季卡,然后那个时候是健身的第二个月。
我觉得一直立志要减肥的人,至起码要尝试一下开个健身房的卡:
- 开半年或者一年可能比较会浪费,但是可以先开一个季卡;
- 建议开公司附近的,下班后先去健身然后再回去,这样极大地避免了回到家就不想出门的情况发生。
结合这两点,我觉得像笔者这样比较懒散抗拒运动的人,都能够养成比较好的运动习惯。
第二个认知:健身房练什么,要请教练吗?
笔者在此次之前完全没有去过健身房,这种一般办卡之后都会被“卖”给健身教练,笔者也不例外。
不过笔者比较抠门,在教练带我做完体测谈减脂规划、谈价格的时候打了退堂鼓——因为价格确实不菲:1个月的私教课要4000左右,3个月完整的健身教程下来要1万2。
然后我就在健身房跑了1个月的跑步机和椭圆机,然后慢慢接触器械的训练——看着别人练加上网上找的一些有限的图文教程。不过有两次被两个不同的教练给打断了:
一个教练是在我蹬腿那个器械的时候,告诫我腿不要蹬直了,要不然膝盖容易费。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可能会伤身;
一个教练是我在做仰卧起坐的时候,指点了我好几个错误:
- 手不能抱头(放耳朵处或者交叉在胸前),后来我自己慢慢练的时候也是发现,如果手抱头的话,负荷超级大,做不了几个;放胸前的话,轻松三分之二不止。
- 要用腹部发力,不能用腰部/臀部/脚部发力,要不然就对于腹部肌肉的锻炼效果就打折很厉害。
第二个教练让我建立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健身房做力量训练的时候,是真的要找专业的人指导一下。也就是说——找教练给你私人订制运动计划、饮食计划可能没有多大必要,但是找教练带你熟悉器械是真的很有必要,要不然真的很容易伤身或者起不到健身作用。这种一般也是几节课就够了,相比较找个教练全程陪练开销小很多了。
然后顺便也让我很清晰的了解到开头那段两个公式的偏颇之处——健身训练分两大类型:一大类型是有氧运动,一大类型是力量训练:
如果只做有氧运动的话,并且辅以节食的话,短时间内确实容易立竿见影的瘦很多,但是也很容易反弹——因为新陈代谢没有练上来,每天非健身运动状态下的消耗量很低;
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搭配着来才能起到更稳定的健身效果——所以才会说之前的减肥公式是偏颇了,而所谓管住嘴迈开腿其实也具备全面的指导意义。
第三个认知:什么是有氧训练,什么是力量训练
- 有氧训练的类型主要是让你感觉出汗多、心率加速等的训练,比如很典型的跑步、跳神、椭圆机、动感单车等;
- 力量训练主要是牵涉到“用力”的训练,比如各种器械锻炼,另外就是像笔者这种弱鸡做俯卧撑/仰卧起坐是力量训练,大佬做这两种运动可能就是有氧热身。
对于笔者来说,运动主要是为了减脂,尤其是腹部脂肪。但是我看了下,健身房里面其实更多的人还是为了塑身——练肌肉。减脂我目前的经验还是有氧训练为主,力量训练为辅将个人的新陈代谢水平练上去;塑身不需要我这个完全还没做过打算的人多说,是力量训练为主,有氧训练作为热身了。
不管是有氧训练还是力量训练,每次都是要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并且都是有负荷的要求。比如跑步有速度和坡度要求、力量训练也有重量的要求。离公司近的健身房还有一个好处是——运动过程中不会让你匆匆忙忙想要赶紧结束,期间的时间过得还是不快的,运动完给我们留下的晚上时间还很多,基本上不会耽误你要做的事情的。
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我觉得不妨先在健身房做半个月以上的有氧训练熟悉一下场地先。作为过来人,刚进去确实是真的觉得有点懵逼的,慢慢才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锻炼的方法。
目前我在健身房的训练模式是这样的:热身5分钟 力量训练10分钟 跑步半个小时 椭圆机20分钟。
因为跑完步感觉还没做到位,所以才加了20分钟的椭圆机。后续应该还会拓展力量训练的时长,这个是真的很耗力气,而教练也建议初学者先集中对一两个部位进行训练,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第四个认知:可以自学的“简单又不容易”的有氧训练
前面提到,最好是找个教练带我们熟悉一下器材;
前面也提到了,进健身房之后可以先自己做半个月的有氧训练。
前面没提到的是,虽然像跑步、跳绳、踩椭圆机很简单,但是牵涉的内容其实并不简单,包括运动前、运动中以及运动后都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运动前要怎么热身、运动中要怎么搭配着速度和休息来、运动后要怎么拉升。
相比较于比较难找资源的力量训练教程,有氧训练教程好找很多——尤其是对于华为手表/手环,或者华为/荣耀手机用户来说,笔者可以很责任的说:不用你去尝试其他品牌的产品了,你本身就坐拥了几乎最丰富的各种有氧训练的视频教程资源。
- 这部分资源一部分内置在了华为手表上——比如热身资源和跑步教程,手表只要是带扬声器就能够直接手表端直接播放了;
- 一部分是放在了华为运动健康App里,里面有很多免费的,也有很多收费的。我对比过Kepp的教程库,从数量和种类以及专业程度上来看,都没法比。就更不要提其他更不专业的手表品牌了。
第五个认知:不去健身房可以不?
对于有毅力的人来说,自己搞完全没问题;对于看这篇文章看到这个地方的人来说,很显然是像笔者类似不具备这样的毅力。这种我觉得可以马上行动去办个公司附近的健身房的卡,开始动起来。
去健身房锻炼相比自己锻炼我觉得除了有专业的器材和有人指导之外,一个最关键的事项是——有这么一个好的锻炼氛围,就像你读书需要一个好的学风。这样锻炼起来才能坚持得更久。与其说花钱是买的跑步机、椭圆机、仰卧起坐器的使用费用,还不如说是买的这个锻炼的氛围。
第六个认知:自己携带哪些装备
一个是运动手表
在运动的头三个月,我测试过好几块手表,并且相继发布到了网上:华为Watch Fit2、出门问问的TicWatch X Pro、华米的跃我GTR3 Pro/GTR4/GTS4、以及之前的荣耀手表GS3以及测过的华为Watch GT3。
单就运动方面的表现来说,除了华米的GTR4/GTS4有一个专门打造的力量训练自动识别模块具有很独特性之外,其他不论是比数据准确性、数据监测维度、运动过程中的提醒、教程资源的丰富程度等,都是没法和华为系的手表相比,尤其是华为系带扬声器的手表。
我自己每次运动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跟着华为Watch Fit2进行热身;然后去做一些力量训练,然后再打开跑步机跟着华为运动健康里的“跑步机~金字塔训练”的教程跑步,跑完步跟着里面的教程进行拉伸。
这种有热身、有拉伸以及运动过程也是比较科学的进行着的锻炼,不论是安全系数还是效率,都是挺不错的,很少运动完腿部肌肉会酸痛的。
单就运动方面的表现来说,我个人觉得我自己用的氟橡胶表带版的华为Watch Fit2是真的比上下500元价位段内的产品都要好的。产品功能很扎实,不是随便糊弄你。
比华为Watch Fit2功能方面更强大的是华为Watch GT Runner版、华为Watch GT3 Pro以及Apple Watch S7/S8 Ultra等,价格方面当然也是要高的。对于像笔者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一块华为Watch Fit2已经很足够了。
一个是耳机
运动手表之外,其它主要需要准备的设备是蓝牙耳机——可以是骨传导、也可以是TWS耳机,跑步的时候其实一般都不会掉的。我自己本身有现成的华为FreeBuds Pro2和荣耀EarBuds 3 Pro搭配着使用,可惜的是后面这个掉了。如果大家要买一个配对运动的话,我觉得荣耀后来新出的EarBuds X3就可以了,只要200元出头的价格。
其他装备的话,可以买个跳绳——无绳的那种,可以放行李箱,这样你出差或者不方便出门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跳绳这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又不占地方的运动来继续保持训练。
另外一个是可以买一堆轻一点的哑铃,作用不是练手臂力量,而是跟着视频教程(华为运动健康里有)练拳击,这是消耗量非常大的力量训练类型。在家的话,可以通过手机投屏到电视机上跟着训练。
对了,还有一个是手机。除了华为手机之外,其实还有荣耀手机可以选的——目前荣耀手机都是出厂预装的HMS,里面就包括华为运动健康,也是可以享受到和华为手机/手表搭配使用的时候一样的功能和教程资源的。这里目前我比较推荐的荣耀手机是荣耀70,价格不高,但是在续航、屏幕素质、外观、系统流畅度、拍照等方面都是挺不错的,很轻薄并且256GB存储起步。
对了,我日常携带的设备是:华为Mate40 Pro 华为Watch Fit2 华为FreeBuds Pro2 水杯 运动毛巾。其中的手机、耳机可以替换,手表不太建议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