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制作的一些基本原则
PowerPoint是目前最常用的演示设计工具,由于它多媒体的功能强大而又简单易学,所以很多教师都以PowerPoint,为工具制作课件。PowerPoint内置丰富的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可以直接调用外部众多文件,能够满足一般教学要求。
很多老师制作PPT课件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演示文稿的内容结构层次不清晰、幻灯片中加入很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和动画、选用了不恰当的模板和色彩搭配等等,以致很多学生起初觉得多媒体授课很花哨,但不久后就失去了兴趣,开始怀念以前的“黑板”。
笔者认为,PPT课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课件的制作和讲授中,教师要紧紧把握几个原则。
课件的结构要清晰明了
在黑板时代,一节45分钟的课程,教师的版书一般是两到三版。而相同的时间内PPT幻灯片要用到10—25张,PPT使课堂的信息量大大丰富了。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巨大的信息量会让学生晕头转向,记录课堂笔记也很困难。
要做到结构清晰,首先课件中的文字要精练,教材上的大段文字阐述不必在课件中重复出现,即使要出现,也尽量浓缩,以浅显、精练的文字归纳出要点。其次,在课件中可多次重复目录页,每讲完一个大问题,都重复播放目录页,使走神的学生也能追上课程的思路;还有就是整个课程的项目符号和编号要统一,并尽量与教材保持一致,以方便学生做笔记。
突出课程内容.不要用无关的多媒体素材和动画
很多老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喜欢把手头搜集的图片、动画、声音等,不管与课程内容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统统堆砌在课件之中,甚至一些“获奖”的课件也是如此。
课件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过多、过于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讲解E-mail的传递原理时,曾专门做过对比测试,两个水平差不多的班级,A班课件中这部分内容使用的是一幅朴实无华的简单的图片示例,B班使用的是一个“精彩”的flash动画。上课结束后的随堂测验表明,A班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的掌握好于B班。对学生的访谈也表明,B班的很多学生只记得那个flash中的卡通人物和视觉效果,而真正重要的知识却没有留意太多。
在摄影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减法”,即尽量把主题无关的元素从画面中减去。课件的制作可以借鉴这个原则,先用“加法”把平时搜集的,跟教学内容有相关的素材放到PPT中,然后再做“减法”把重复和相关性不大的素材摒除。
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握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单张幻灯片中文字的字数以30—60个汉字为宜,讲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如果一个问题或概念的内容比较多,一张幻灯片放不下就拆分为两张,切忌强行把文字堆积在一张幻灯片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在15—25分钟之间,有经验的教师在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往往会插入一个“包袱”,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上来。在制作PPT课件时,要有意识的在学生容易走神的时间段,插入一段动画、声音或等能引发学生注意的素材。
模板与色彩搭配
和网页的设计一样,PPT也忌讳“五颜六色”,过多的颜色会显得杂乱,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讲,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建议每个课件准备两种色彩搭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光线。第一种蓝底白宇,适合在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情况下使用,这种色彩搭配既能让学生看清文字,又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第二种白底黑字,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因为白色的底版让学生可以可以看清教师的“身体语言”。
PowerPoint自带的几十个模板可能大家已经用烦了,大家可以到论坛下载一些新的模板。
教学是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个过程,任何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都只是一个辅助手段。PPT使教师能够把一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原理和过程用多媒体素材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但课件不是一节课的全部,整个课程仍要以教师为主导,所以,我们不必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那么轻易地展示出来,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作者:湖北省 周正凯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