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高质量的作业(如何有效的布置课后作业)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新闻网”订阅我们
本文作者薛瑞萍,网名看云,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日有所诵》。著有“薛瑞萍母语课堂”系列、“薛瑞萍班级日志”系列。本书精选了“草根名师”薛瑞萍老师从教近30年的部分精品随笔文章,共三辑。
薛瑞萍老师曾经说过,“我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很少,我们是盐,给世界带来‘味道‘是我们的责任。”今天,教育小新为大家带来书中节选,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原生态的教育风格,以及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性格特点,感受作者那充满“味道”的教育世界。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挤干作业的水分
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0 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年级不超过1 小时。(1993 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下文简称《指示》)
我知道:有人认为,这样的指示是空谈,甚至是笑话。我更知道:正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变得厌恶学习,使教学变得沉闷低效,使教师工作变得事倍功半——学生的负担又何尝不是教师的负担!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而广泛的阅读则需要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心境作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挤干作业的水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精练、高效。下文所述,正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不搞满堂灌,给学生留出吸收消化的时间这一点在低年级尤为重要。因为此时学生的自制力原本就差,一放学,心思就散得差不多了,回家完成的作业是很难有质量保证的。学生当堂作业时,出了错误教师可以在巡视中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这样做的效果必然优于批改之后的订正,因为前者是对作业过程的动态了解,后者是对作业结果的静态检查,而诸如执笔姿势、笔顺、间架结构之类的差错只有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需要强调的是:书面家庭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遵循《指示》的规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而多的渐进过程,这样才能把学生引上路,使其学习自觉性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有教师从一年级就开始为学生的作业头疼,也有学生最终也没能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起始阶段的扶助工作没有做好,一步踏空,步步趔趄——这样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是不可跨越的。
高年级也一样。哪怕是三五分钟,也要在课堂上留点时间让学生咀嚼课文,质疑问难,做作业——当然,这时候他们不可能在课内完成作业,但是即使只做一两题,他们也需把整课内容在脑子里过上一遍,这就叫“趁热打铁”。
关于字词抄写的遍数
在小学阶段,适当的字词抄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掌握词语的主要途径在于阅读,在于从千变万化的语言环境中得到体悟。随着年级而增长的,首先应当是阅读能力和阅读量,而机械抄写在作业中所占的比例和它的遍数则应当递减。
其实到了二年级,生字即大多为合体字,其中又以形声字居多——试想,学过了“成”再学“城”和“诚”,学过了“容”和“华”再学“榕”和“桦”,所谓的生字,其实已是半熟,抄写的遍数也应当较从前而减半,三遍四遍足矣。
“归类识字难上,教和学都累”,这样的抱怨经常听见。因为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没有跟上,所以教师讲得太多太碎,学生仍像一年级似的,一个生字写一排(至少九遍)。这就凭空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且压制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于生字音节的抄写
拼音乃注音工具,凭借它,学生能够识字阅读,其作用就达到了,原本没有抄写的必要。如果为了强化记忆,或者为了帮助区别容易混淆的声母、韵母而让学生抄音节,一遍两遍也已经足够。但是我看到,在很多学生那里,生字拼音一起抄,一抄就是一排——也不怕喧宾夺主,冲淡了对生字的记忆。上新课的时候是这样,学期结束总复习的时候还是这样。这说明一课上完了,学生不会写不会读生字,到一本书上完了,这些字学生还是不会写不会读!真是教师张张口,学生写断手。这种作业是对教师的讽刺。
可以口头完成的作业不必书面再做
第11 册第12 课《鸟的天堂》课后习题: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有什么不同?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同册第13 课《草原》课后习题:
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的草原景象是怎样的?举例说明哪儿讲的是事物的静态,哪儿讲的是事物的动态?
之所以要举同一册中相邻两课的思考题为例,是为了说明类似的题目在教材中很多。如果挤干了其中的水分,对学生将是很大的解放。此类题出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使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此类问题的答案大多就在课文内,如果书面解答,就需整段整段地抄。我认为,与其抄一遍,不如用问答法或引读法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读几遍,这样做,不仅轻松省时,而且效果更好。
不要擅自增加背诵任务
需要背诵的内容课后都做了布置,这些任务是精当的。可是,往往因为考试中会出现超出范围的“按课文内容填写”,为了保险,就有教师给学生额外增加背诵任务:或把背诵一段扩大为背诵全文,或自行划出“重点段落”令其背诵,或者干脆要求除了独立阅读课文全书都背!于是,学生陷入“苦背”的泥沼不能解脱。
学生背得累,教师查得也辛苦,有时侯课程已经上到了老后面,学生还在参差不齐、跟头把式地补背前面的课文。这种看似保险的做法其实很愚蠢,因为它弱化了对重难点的理解掌握,干扰了对新知识的接受,在使学生不堪重负的同时也降低了学习效率。再者,从文采的角度而言,课文的艺术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没有区别的一律背诵使学生丧失了养成鉴赏能力的机会。
不能抄的题目
举例:纠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再接再励 冲烽陷阵 戒骄戒燥
祟山峻岭
这样的题目学生往往不容易全做对。在订正的时候,常有教师让学生把题目——错误的词语抄写下来,然后再订正。于是辛苦一场的结果是正负效果两相抵消,对一部分学生而言,订正了等于没有订正;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订正了还不如不订正,这不是很冤枉的事情吗?为什么不让学生就将正确的写法抄若干遍呢?
同属不能让学生抄写的题目还有:修改病句、判定正误、选择正确答案等。
绝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
在正常的订正之外,错一罚十,错一罚百,错一题将整张卷子抄了重做,错几题就抄几遍。这种铁石心肠的做法绝不限于语文,不少教师把它当作了制服学生的杀手锏。它作用于学生的,只有学习障碍和身心伤害——这一点,对教师来说应是起码的常识。酷爱此道的人,需要提高的,首先是职业道德,然后才是教学水平。
罚写不是作业,原不属于本文的论域,但鉴于罚写之风正呈蔓延之势,学生苦不堪言,家长敢怒不敢言。我要在此指出:罚写是一种变相的体罚,其副作用往往比体罚更大。这种泄愤式的“作业”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自己,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实为广大同行所万万不可取。
挤干作业水分、减轻课业负担的前提是提高授课效率,目的是腾出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又为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的时候,连同儿歌在内,教材课文不过50 多篇,但在课余,我的学生已经把《365夜儿歌》《365夜日记启蒙》《365夜作文启蒙》读得烂熟。试想,有了这样的根基,语文教学要不轻松都很难——良性循环一旦形成,享受着轻松愉快的又何止是学生!
我相信,随着年级的增长和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今后的教学将更加轻松,《指示》所规定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文章摘自《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修订版),摘录已获授权。薛瑞萍著 ,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