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点赞」与「收藏」功能
看到点赞跟经常被拿来做文章,于是也手痒难耐想写点,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希望能帮助各位理解其内在含义。
01
点赞,往小了说就是用户用以表达自己立场的小功能 —— 不晓得用什么言论予以支持,但只需用鼠标、手指轻轻一点,既能展现自我,又能满足创作者的虚荣心。
FB 对于点赞的创造,让用户不需要搜肠刮肚,抓破脑袋想内容,就能以这种取巧的方式与作者进行互动。它也很好的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即用户对此内容的观点表示认同,从而为之点赞。以至于目前在任何内容或伪内容平台都能看到关于点赞的功能设计 —— 活跃用户。
活跃了用户就要再给到用户反馈,比如我写的文章被一大批人点赞了,那么我的文章是否可以因为「高赞量」被更多人阅读?从而结合排列规则,延伸出了根据点赞数进行规则排序的功能。
之后,产品可以根据用户点赞的数据得到用户活跃「内容段」是哪些,根据这些数据创造更多相似主题,吸引内容,活跃用户,形成闭环;再得知多少用户浏览该内容并有多少用户点赞了?以此作为关键指标观察用户点赞行为的原因,问「为什么浏览了不点赞?是内容不好,还是点赞设计不够显眼?或其他原因」。
以至于现在越来越少产品会显示内容浏览量,而是通过内容优质与否来进行呈现,如热度。
是否优质的核心标准就是用户对其的「认可」,认可是主动行为,不是被动行为。什么意思呢?有些文章,通过配图、标题来吸引用户点击文章、视频进行浏览,发现内容并不优质后,大多数用户不会对其做任何操作就会退出来,如果这时候以浏览量为标准,许多内容就会被误以为是优质内容,而导致真正的好内容沉底。所以想要好内容被用户发现,单单通过浏览量已经行不通,而是让用户主动对内容进行操作,从而判断内容的好与差。点赞,就是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目前的大多数内容产品,会更多地使用「点赞」或「喜欢」作为热度指标,因为这是用户在观看内容之后做出的主动行为,与内容质量的相关度会更高。
虽然能看到视频平台还是有「观看数」,但是「点赞」等操作行为会更突出。
像文字内容平台,排序方式基本就是以「点赞」为主了。(部分产品还是会留有时间维度可选来呈现)
当然,点赞功能不止于我聊得这么简单,否则 FB 团队当初设计它时也不会花了 280 小时之久。我上面写得这几点,仅是点赞所包含的规则与逻辑中的一部分而已。
之后,FB 团队发现「点赞」无法满足所有场景,比如有朋友发的是自己考试挂科了,那么点赞似乎就不合乎情理,于是延伸出了如下内容。
02
这个功能,比较偏内容化,没有点赞的社交感强烈,它更倾向于阅读者,对内容创作者来说感受更低,也不像点赞那么有共鸣感,所以经常在知乎上看到有作者抱怨说「麻烦的朋友也点个赞」。
在大多数内容平台上都能看到一个这样的问题 —— 用户普遍更喜欢使用功能。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有占有欲, 即让用户理解为「自己拥有了它」,满足了用户的占有欲。点赞是表达情感,是据为己有,现在的大多数人只倾向于「获取」,很少为了这部分获取到的内容对其表达感激之情。
如,一个微信群,有几个人在群里发了一些资料,100 个人存了这份资料,发言感激的就少之又少。以至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内容分享/创作者发表了内容,被大多数人,但是表达认同的人少,造成前者不再愿意去分享,而后者也慢慢得不到类似的好处,只好再去别处探索。这也是为什么知乎或其他内容创作平台上的不少作者会抱怨读者「只不点赞」的原因了。
所以,像微信底部的「好看」,就更像是读者对于作者的一种鼓励,而不是将其据为己有,同时再将你认为好看的内容,也分享给其他人阅读。一举两得的操作。
我们平时看到比较多的,是像知乎那样,纯粹的对内容进行。这种操作上面已经讲到,对内容创作者来说还挺不尽如人意的。于是可以看到「抖音」的点赞就结合了「点赞」与「」两者,即促进用户点赞,又让创作者感知认同感,一举两得。
但这样做也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想点赞的人,为了不让其出现在自己的喜欢()列表里,也就不点赞了。
当然其中道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延伸。但归根结底,它们的出现终究来自于对「用户」或者说对「人」的研究罢了。
03
读完上面的内容,各位会看到,对于「点赞」与「」能看到很多心理活动。
而关于「点赞」和「」所描述的内容无非是用户看到好内容后延伸出来的行为,旨在表达用户的欲望。
如,看到好内容,不想点赞也不想,担心为人所知,自己知道就好;或是点赞不,说明此为一次性读物,没有学习价值,简单表达观点即可;又或者是不点赞只,为占位所有,他人如何不管,自己学到就行;亦或是点赞又,才是为对好内容的尊重;包括其他各类情况等等。
本呆仅是通过一篇粗浅小文,简单描写了关于点赞与功能的几点含义。如果各位读得懂,说明这类产品设计的知识已经普及较广,大家多少已经熟知一二;如果各位读不懂,说明我的文字功底以及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各位尽管指正。
谢谢阅读,嘻嘻:)
呆呆U理(公众号)
作者: 呆呆U理